來源:大切傳媒 發布時間:2022-10-13 閱讀:676次
鄭州策劃公司@ 這年頭追求顏值、精致主義的年輕人竟然開始喜歡“丑東西”了!
還記得“95后00后被丑東西拿捏住了”話題獲得2.3億閱讀量的微博熱搜不?顯然丑東西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寵,比如丑萌鞋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300%,更有2.5萬人參與的新浪投票“你喜歡丑萌的東西嗎?”中有選擇“喜歡”的人有1.4萬,占比人數過半,可見“丑東西”當道,頗受年輕消費者歡迎。那么現在的年輕人為何喜歡審丑?下面來看看。
# “丑東西”走紅,誰更勝一“丑”?
新消費浪潮,“審丑”趨勢明顯。綠頭魚、悲傷蛙、綠馬樂樂、臉基尼等看上去不符合大眾審美的“丑東西”紛紛成為各大網絡平臺熱議的對象,丑丑的商品更是讓人忍俊不禁、應接不暇。
如果將“丑東西”進行比拼,也許可以先看看“2021年度淘寶丑東西頒獎盛典”,其中五大“丑東西”分別是微笑橘子頭套、夢幻粉蝴蝶短靴、不會碎的鏡子、可愛熊貓花灑和仿真人臉口罩。不難發現,微笑橘子頭套成為丑東西頂流并不意外,前年的綠頭魚頭套也榮獲“拔得頭丑獎”,可見頭套品類的丑東西,有望成為年輕人互動、娛樂的首選。
據頒獎典禮的介紹“這里評選出來的丑,不是嘩眾取寵、丑到絕對、低俗辣眼、沒有探討空間的丑,而是有個性、前衛夸張、獨特和令人開心的丑”。這其實也是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心目中對“丑東西”較為精辟的解釋,反應了這屆年輕消費者對嚴肅審美疲勞后的消解,他們追求短暫快樂,勇于發現丑事物可愛、娛樂的一面,這也成為許多品牌跟風“丑生意”的主要原因。
# “丑東西”成為品牌與年輕人溝通的語言
年輕人喜歡的丑商品,并不是惡趣味、嘩眾取寵,而是有個性的,出乎意料的創意,也是品牌與年輕人溝通的又一方式。像追求精致、顏值審美的年輕人,具有對美獨特的審美觀。然而丑東西卻是品牌與年輕人有效溝通,調動年輕人娛樂神經的又一方式。
隨著媒體多元化的發展,年輕人的亞文化圈層沖擊著品牌的營銷思考,同時開始沖擊傳統的審美視覺。特別是亞文化圈層下,年輕消費者對興趣的需求旺盛,對某一種個性風格尚未穩定的情況下,品牌利用出奇制勝、搞怪又不失去個性的“丑角”來吸引注意力,能夠激發年輕人的好奇心,進而行程審美多元化的發展結果,也豐富了品牌的新營銷方式。
而且,除了利用丑東西吸引年輕人注意力,品牌還喜歡運用審丑的產品設計吸引視覺。像奢侈品牌巴黎世家曾經的土味七夕限定款包包,紅底黑字的包包“丑”到掉渣。這也是奢侈品牌至高無上的審美取向,成為各個審丑營銷手法的一種。不過,丑與低俗的邊界相對模糊,審丑營銷也應該堅守底線,才能讓營銷抓住年輕人的注意力。
# 審丑背后的營銷閥門
審美和審丑能夠出圈,是品牌與流量的較量。而當下的審丑,不是真的丑,而是審美的另一面,是一種冒險和創新,即能夠標新立異,又能夠使得品牌在短期效果和長期盈利中找到平衡,讓品牌提升內涵和得到提升。因此“審丑”營銷密碼更是值得探究。
拿捏年輕人的標新立異,丑到極致就是流量密碼。除了微笑橘子頭套、綠頭魚、仿真人臉口罩等網友評選出來的“丑東西”之外,還有像甘肅省博物館的馬踏飛燕的“綠馬樂樂”玩偶、POP SUNDAY和天線寶寶推出的“陶瓷香爐”,它們看上去“丑丑”的外形,都在一定程度上為品牌賺取了流量,成為品牌聯名后獲取流量的利器。
不難看出,這種丑萌的商品不按常理出牌,反差感為同質化的審美商品創造了生機。不同于以往黃金分割之類的審美標準,這些反差萌的商品賦予了品牌更多深入人心的樂趣和生命力。所以,我們不能發現,獨特的丑已經成為一門生意,年輕人乃至大部分消費者都開始默契地引領獨特的審丑潮流。
小結:品牌經營的長期主義,無論是短暫的搞怪出圈,還是長期的品牌形象長期戰略,都需要明白流量背后沉淀的消費者洞察,才能將品牌效應最大化,實現盈利增長。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