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州營銷策劃公司:純電“怕冷”引熱議,大眾傷了誰的心?
來源:大切傳媒 發布時間:2022-12-08 閱讀:426次
上次招呼不打一聲就蹦出來的彈窗廣告,被吐槽網友是“要錢又要命”的廣告操作,這次大眾ID.系列產品車機更是被曝出大面積黑屏問題,被車主集體投訴。真可謂是大眾ID.純電一大家子都被討伐了,奔跑在電動化轉型路上的大眾這是怎么了?
全系有問題近日,一則《致上汽大眾的一封信》在車友圈內傳開了。
信的內容道出了大致兩點信息:一是大眾ID.系列產品車機自上線以來,大大小小出現過黑屏死機等故障問題;二是車友們提出賠償、整改、道歉等訴求。對此事件,上汽大眾也有回應,“經過一系列的技術分析、軟件優化及測試驗證,目前針對用戶反映的情況我們已有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,并將于近期很快推出?!?/span>耐人尋味的是,這次大眾ID被曝出的問題,并不是歸咎于南北大眾某一家或是某一款車型,而是大眾ID.全系都有類似故障。有不少車主反饋,氣溫降低以來,雙黑屏情況持續出現,部分功能失靈。看樣子,入冬后,刺骨難熬的不只是我們,還有新能源電動車。
有專業人士做出了相應解釋:“新能源汽車的電子元器件特別多,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比較大,這可能是黑屏原因。”想想手上的電子產品,如果冬天拿著手機出門,凍關機后,付不了錢導不了航,真糟心!同理,車主開車上路也受到同樣的待遇,也是糟心,耽誤事了更是糟心。而這次問題被集體點爆,難道大眾的純電動車抗不過冬天了?不管怎樣,ID.系列產品是大眾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產品,這是事實。2021年大眾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1.9萬輛,其中ID.系列銷量大約7萬輛。今年11月15日,大眾宣布旗下電動車ID.系列在全球交付量達到50萬輛,比預期提前了一年。從2020年10月交付的第一輛ID.3,到現在實現50萬輛目標,大眾花了剛剛好兩年。
可事實上,新能源汽車問題頻發,在汽車行業大變革浪潮中,大眾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。大眾前CEO迪斯曾表示:“我們是內燃機世界的佼佼者,但在我們稱之為NEW AUTO的新世界里,等待我們的是之前從未經歷過的戰爭?!?/span>對傳統車企而言,拋棄熟悉的戰場,開辟新的領域,電動化轉型是一場不小的挑戰,大眾也不例外。如今,對大眾而言,曾經的“日賺一億”、“市值一哥”早已翻頁,進入新能源電動車時代,大象轉身困難重重。前奧迪研發主管Peter Mertens殘酷而現實地指出大眾智能化的問題:“ID.3的一萬多條代碼中,沒有一條出自大眾之手?!?/span>
為了補上智能化的短板,大眾不得不上交了高昂的補課費。大眾先是在4月設立CARIAD中國子公司,以本土軟件人才為主,而后10月,以24億歐元押注未來,宣布通過CARIAD與自動駕駛芯片公司地平線成立一家合資企業,由CARIAD持股60%。舊時代巨獸與新時代獨角獸的合作,或是能找到辦法架起一座舊與新之間的橋梁。燃油汽車市場崩塌,大眾早就退無可退,而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,高手更是如云。對比造車新勢力“蔚小理”以及國產比亞迪,大眾去年7.7萬銷量的成績并不亮眼。85歲的元老大眾已經被造車后來者斬得七零八落,更甭提賣出近50萬輛的巨頭特斯拉。同時,缺芯片、原材料上漲、疫情等制約因素導致整個大環境不景氣。大眾開始焦慮了。今年7月,大眾上演了一場“權力更替”之戰。64歲的大眾CEO赫伯特·迪斯(Herbert Diess)被趕下臺,由保時捷CEO奧立弗·布魯姆(Oliver Blume)繼任。
比起曾效力過多家車企的迪斯,年輕10歲的布魯姆看起來更為“專一”。事實上,布魯姆在大眾汽車的職業生涯始于奧迪培訓生,之后不斷晉升,是根正苗紅的“大眾人”。新CEO上位,必定是要從迪斯手中接下大眾電動化轉型的重任。過去,迪斯不止一次公開表示超越特斯拉的渴望,現在,從生產一線摸爬滾打出來的布魯姆,在將來的某一天注定要對上玩代碼出身的馬斯克。換帥如換刀,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換帥,也有不少人表示擔憂,“當我看到奧博穆進場時,一個汽車人又回來領導大眾了?!?/span>將來大眾是否能超越特斯拉還未可知。但是,就眼前而言,大眾ID.純電頻頻黑屏,新帥要想在電動化的道路上走向成功,就必須先解決純電汽車質量問題。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
鄭州營銷策劃公司